查看原文
其他

享受政府补贴,市区惠民菜店惠民不实引质疑

2016-12-09 白银周刊 爱白银

 提示点击上方"爱白银"↑热点资讯抢先阅读


蔬菜直销店的开设是政府“菜篮子”惠民工程的直接体现。它的初衷是为解决居民买菜难、买菜贵而实施的。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布局运作,以较低的价格,可靠的质量,齐全的品种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

然而,自2012年实施此项惠民工程以来,直销店菜品状况让市民堪忧,其运营模式让公众质疑,是监管缺位,还是直销店经营者对政策置若罔闻。

市民:拿了政府补贴,价格并不惠民

市民王先生直言不讳:“我们小区的蔬菜直销店很扯淡,我几次去买菜,大部分都是不及时更换或者放的时间太长的烂菜。2013年那时候比现在好的多,你说人家不好,也说不过去……而现在,不敢恭维,你们调查就知道了。”

在白银区城建小区蔬菜直销店,说起采访事宜,经营者并不乐意和记者交谈。他说:“你问,问得对的,我回答。不对的,我不会说。”

谈到政府补贴,他说:“现在没有……”据他讲,他是从前任老板手里转接过来的店,对于当时的惠民补贴不清楚。他经营此店大概三年了,但没有政府补贴。

在采访现场,该店经营者和记者因为惠民政策辩论了起来,正在买菜的一位女士给经营者说:“我认为记者的说法没错,政府的钱不是政府的,是纳税人的钱。而且店里的平价菜确实和市场的菜价差不多,有些甚至还高于市场菜价……”

在这个蔬菜直销店里,张贴着“白银区农副产品直销店平价惠民工程八项服务承诺”以及“经营十条准则”宣传公告。

其中在“八项服务”中就明确指出:蔬菜按低于15%左右,大肉按低于5%的价格销售,经营品种不低于20个。经营的农副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质量安全。

在“经营十条准则”当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价格管理、经营秩序等内部管理等。但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价格还是内部管理都流于形式。


平价直销店:“公开”与“遮掩”

蔬菜直销店的经营本来就应该公开透明,这不光体现着政府的公信力与监管力度,更彰显着经营者为市民负责的态度。不过记者走访的几个蔬菜直销店经营者对于蔬菜源头采购、政府补贴的回答有较大出入。

编号为10号的白银区蔬菜直销店刘女士性格开朗,比较健谈。她为政府的补贴很感激。她说:“政府一季度补贴一万五,一年就是6万。包括房租和平价蔬菜的补贴。”

在她的店里,记者数了一下,有50多种菜品。她说,这完全能满足附近市民的购买需求。但记者注意到在平价蔬菜区所标注价格并不低于同类菜品的市场价格。土豆1.8元、娃娃菜2元、胡萝卜1.8元、尖椒3元、莲花菜2.5元、芹菜2.5元。

刘女士解释说:“我们批发的是质量好的,当然不能低价出售。”

记者在白银市发改委获悉,据《2012年甘肃省省级价格调节基金使用方案》(已经省政府审议通过)提出,“菜篮子”工程的补贴包括农副产品直销店建设补贴、农副产品批发贸易市场建设补贴、食品冷链物流建设补贴,蔬菜、肉食储备费用补贴、在校省属大中专院校困难学生的生活补贴五大类。

关于蔬菜冷链物流运送方面,刘女士说,自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自己批发蔬菜。专车配送的菜品据市民反映并不好,就我们自身来说成本也大。关于这个问题,世贸花园附近的直销店朱先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朱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店是转手过来的。说起政府补贴,他显得有些矜持。

他问记者:“实话实话吗?”

“是”。

“经营到现在,房租我是没出过。”再三追问下,他说,政府一个季度补助一万到一万五,但没有具体的数字。

市发改委政策与法规科工作人员说:“这个蔬菜直销店的补贴和我们的检查打分挂钩,不合格的我们会扣减。不过,对原来的补助政策我并不熟悉。”

对蔬菜直销店的蔬菜价格监管是一个重头戏,但目前为止,除了市民举报并没有有效的监管渠道。

源头到销售终端:谁为菜品质量把关

白银区综合超市国芳百货的菜品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检验流程,这套设备也是政府投资建立的。在记者了解了这套检测设备之后,对“菜篮子”工程的蔬菜直销店菜品质量堪忧。

不妨借国芳百货检验工艺流程来思考直销店菜品的质量问题。该综合超市商品业务部主管何备先生告诉记者,国芳百货的菜品从源头采购到消费者手里是要经过一系列检测的。所有的菜品在上架之前,都会对蔬菜的农药残留,质量等做一系列检测,不达标的坚决不允许上架销售。通过检测结果来看,蔬菜最大的问题还是农药残留问题,但我们的菜品都是自己独立采购,基本保证了菜品质量。

那么,蔬菜直销店的菜品从源头到消费者手里是经过怎样的检验呢?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个中间环节基本等于零。某蔬菜直销店老板说,我自己直接从蔬菜批发市场批发,然后分类上架,没有什么中间的检测环节。

“本来,蔬菜直销店的初衷就是惠民和便民。如果价格再低却不能保证菜品质量,那政府谈平价是不是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关键是砸到了市民健康饮食上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给记者说。

政府千方百计搞民生工程的时候,斥资不菲。当然,出发点无可厚非,但疏于监管多少给“菜篮子”惠民工程大打折扣。

去年,有市民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这里卖的菜既新鲜又便宜,还方便。以前买菜都要去市场买,现在我们小区有了平价蔬菜直销店。每天早晨上班前看看今天的菜价,就能知道价格了,省了我们很多时间,这个店很受我们周围小区居民的青睐。”不知道这样的感言在现在是否依然有效?


明年起,蔬菜直销店省级补贴将取消

根据2012年省政府政策,要在“十二五”末,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农副产品平价商店网络。助力“菜篮子”惠民、便民工程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但据调查,这样的平价店并未真正落实其“平价职责”。

根据省发改委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停征价格调节基金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相关《通知》等,结合我省实际,我省将做好资金清算及价格调节基金扶持项目验收、资产处理等后续工作。省上将继续按原标准安排2016年全省蔬菜肉食直销店补贴资金,2017年起不再安排对蔬菜肉食直销店省级补贴。

鉴于停征价格调节基金,省上今年暂不再安排价格调节基金以奖代补的食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省发改委要求,价格调节资金在稳价安民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要按照《通知》要求,将价格应急调节资金列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继续执行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努力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和其他重要商品价格基本稳定。

通过白银区部分蔬菜直销店,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到它本身存在的必要性。从政府层面来说,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大工程。但从政府后期监管和经营者内部管理来说还有很多的缺陷。

既然要惠民,就要有健全的监管机制;既然要便民,就不能缺少完整的从源头到终端的整套管理设计。

期待蔬菜直销店能紧握政策,依制度而惠民、便民。对于此事,本报将继续关注。


来源:白银周刊 记者 张伟军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

您可能还关注

公交卡不能使用了,余额不能退又不能换卡,咋回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